穿越時空,窖藏信州酒香
今天的故事要從結束幾十年的二戰開始了。丘吉爾說: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,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。兩位老大一言不合,就開始了幾十年的冷戰,更郁悶的是我們與兩位老大都不那么合,為了應對嚴峻的形勢,我們進入了一個“深挖洞、廣積糧、不稱霸”的特殊年代。洞,就是今天要探訪的防空洞。
上饒,名山遍布,三清山、靈山、龜峰、銅鈸山,等等,再加上是四省的交界處,可說是一塊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。在抗戰和冷戰時期,這里修建了數量眾多的防空洞。戰時,這是避難所,這些隱匿在城市之中的防空洞,現在,卻發揮了另一種特殊的作用,酒窖。
上饒市地貌以丘陵為主,北東南三面環山,西面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,信江、饒河縱貫上饒而過,好山好水出美酒。記得到上饒的第一天,熱情的主人開啟一瓶白酒,一陣濃郁的酒香撲鼻而來,原來這就是當地的美酒--信州春酒。
信州春的60多年歷史,穿越了整個新中國的商業史。酒廠經歷了先私到公,再由公到私的一個過程。在中國數不勝數的白酒品牌中,信州春并沒有多大的名氣,不過,他們堅持的原酒釀制卻很能打動人心。早上,很難得的機會走進了酒廠,在彌漫著醇香酒氣的生產間里,見到了信州春酒的前世今生。
酒越陳越香,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,把酒埋在地下,保存好,放置幾年后,乙醇就和白酒中較少的成份乙酸發生化應,生成的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。上述反應雖為可逆反應,反應速度較慢,但時間越長,也就有越多的乙酸乙酯生成,因此酒越陳越香。自然,這酒不能是現代工藝的酒精勾兌的,那樣會發生酒-水斷層,那是過期酒了。再一個重要的條件是保存的溫度要適宜,恒溫恒陰之地--防空洞。
四通八達的防空洞,有幾個專門儲存美酒的空間,整齊擺放的酒壇有著別樣的美感。想來,李太白先生要是到了這里,會舍不得走的。再給他敬上幾壇信州春,我們背誦的望廬山瀑布也許該是“飛流直下三萬尺”了。
南方的初冬,氣溫忽高忽低的,走在防空洞里,仿佛走進另一個世界,這里沒有春夏秋冬的變化,給白酒最貼心的呵護。改天,也買上一壇好酒,寄放其間。某年某月,突然想起我在黃金山腳下還有一壇美酒,一醉方休。
中國人總是最吃苦耐勞的,在幾十年前,沒有先進的技術裝備,在堅硬的巖石中挖出了這樣宏大的洞穴,不用一根鋼筋。走在其間,并不覺得壓抑,反而有一種哥特式的藝術感。行走在幾個百噸的儲酒罐間,屋頂滴滴答答的滴著水,頗有幾分愛倫坡小說《一桶白葡萄酒》的既視感。
幽幽的通道,燈光由明到暗,第一時間,讓我想到了《星際穿越》的畫面,洞中一天,洞外已隔世。
酒,在洞中慢慢發酵著,直到最醇一刻。